子計畫一

子計畫二

子計畫三

長輩賦能音樂科技

團隊】

從旋律到回憶:打造屬於長輩的音樂時光機

從旋律到回憶

音樂包容科技官網:https://imuse.mail.ncnu.edu.tw/

音樂包容科技 YouTube:https://youtube.com/@mus_tec?si=g0QPgGQzGoO_ULea

Smart Ensemble 演奏大師:https://imuse.ncnu.edu.tw/virtualpianostudio

Hand Music 手勢音樂:https://imuse.ncnu.edu.tw/handMusic/

隨著秋意漸濃,「長輩賦能音樂科技」團隊在十月持續推動音樂互動系統的深化應用。雖然本月的場域實踐次數較少,研究團隊仍以穩健的步調推進系統更新,聚焦於懷舊歌曲資料庫的擴充與互動介面的功能升級。

這些改進讓音樂不只是旋律的播放,更成為喚醒回憶、連結情感的重要媒介。

懷舊旋律上線:以回憶為核心的資料庫擴充

圖一:厚熊長照站的陳若嵐站長使用音樂資料庫選取懷舊歌曲

本月,團隊根據多個長照站點提供的推薦歌單,新增了大量深受長輩喜愛的經典懷舊歌曲。

這些曲目不僅是單純的 MIDI 檔,更是經過客製化編製的版本──每一段旋律的音符都對應到歌詞,讓系統在演奏時能同步顯示文字。

當長輩們在互動網站上演奏這些熟悉的旋律時,螢幕上浮現的歌詞喚起了他們的記憶,也讓課堂自然轉化為合唱與交流的時刻。

這樣的設計不僅提升了參與感,更讓科技融入情感,成為回憶與音樂之間的橋樑。

以下是手勢音樂的影片連結,以及最近兩次長輩使用手勢音樂的活動紀錄!

手勢音樂1.0: https://youtu.be/qa55i6_YOPU

厚熊咖啡長輩使用《手勢音樂》演奏〈兩隻老虎〉https://youtu.be/qujlYSlNJi0

厚熊咖啡長輩使用《手勢音樂》演奏〈四季紅〉https://youtu.be/R-uJwhMK63I

多元串聯升級:互動網站與資料庫的整合

圖二:資料庫介面更新

為了讓使用者能更靈活地運用資料庫內容,本月系統進行了重大升級。

資料庫介面除了原有的搜尋與分享功能外,新增了互動網站的快捷按鈕,使用者可以快速切換要在哪個平台進行演奏。目前資料庫已收錄超過 70 首台語老歌與民謠,包含〈綠島小夜曲〉、〈望春風〉、〈家後〉等深具時代記憶的經典曲目。這些歌曲在不同世代之間都有高度辨識度,讓長輩在選歌時更容易喚起熟悉的旋律與回憶。

點擊一次按鈕即可更新分享連結至對應的網站,若再雙擊按鈕,系統便會直接開啟該網站並自動載入所選歌曲。當使用者先選定網站後再分享連結,接收者點開時就能直接進入該互動網站,並預設播放相同曲目。

這項設計讓站長在課程操作與分享上更加便利,也使音樂能在不同互動平台之間自由流動,延伸出更多元的教學應用。

除了可切換互動網站與分享連結外,本月也把 YouTube 原曲預覽整合進資料庫。每首歌的資料頁都內嵌對應影片,站點老師或長輩在選歌時就能先聽到原唱版本,確認旋律與節奏後,再一鍵切換到互動網站演奏。這個設計讓「選歌 → 聽歌 → 演奏」的流程更直覺,長輩也更容易進入狀況、跟上節拍。

圖三:資料庫分享介面,顯示可切換互動網站的快捷按鈕

讓旋律更貼近回憶:歌詞互動演奏的實踐場景

圖四:厚熊長照站長輩使用手勢音樂網站演奏有歌詞的四季紅

圖五:厚熊長照站長輩使用手勢音樂網站演奏有歌詞的四季紅

圖六:厚熊長照站長輩使用手勢音樂網站演奏有歌詞的四季紅

雖然十月份的場域實踐次數不多,但團隊仍於合作站點進行功能測試與觀察。

當長輩們體驗新版系統時,對「有歌詞的演奏介面」反應熱烈。螢幕上出現的熟悉字句與旋律一同響起,許多長輩會不自覺地輕聲跟唱、隨節奏拍手,課堂氣氛溫馨而熱烈。

這樣的互動過程,讓音樂不再只是科技展示,而是喚醒生活記憶、促進交流的契機。

研究團隊觀察到,當科技結合情感與回憶時,長輩的參與度與情緒投入明顯提升,也再次印證了音樂在樂齡照護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