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計畫一校內研究參與者招募活動
活動時間:114年3月18日(二)
計畫團隊於3月18日,舉辦校內招募活動,有效提升學生對子計畫一研究內容的理解及興趣。透過林昭吟老師與江振宇老師的親自說明及現場操作示範,使與會學生對子計畫一的研究目標與執行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這不僅使參與者能夠掌握實驗操作技巧與參與流程,也有效降低了參與門檻,進而提升了學生的研究參與意願。
活動現場學生反應熱烈,說明會結束後,許多同學立即主動填寫知情同意書,顯示本次招募策略取得了顯著成效,這有助於後續研究順利推動及語音語料的蒐集與建置。

(二)【訪談分享 &學習模型測試】活動
活動時間:114年 3月22日(六)10:00-13:00
活動地點:文化中心B教室(高雄市新興區和平一路199號12樓)
本次活動由張玉山院長及其研究助理負責指導參與者學習如何使用模型測試系統,而林昭吟老師、林予安老師及其研究助理則負責訪談,探討語音輔具的使用經驗、挑戰與未來發展建議。
多數使用者透過陽光基金會得知計畫並參與測試,他們普遍認為輔具有助於改善發音、提升溝通能力,並減少因語言障礙帶來的社交困難。
許多參與者因手術後出現語言障礙,希望透過此計畫改善發音與溝通能力。在錄音過程中,他們透過持續練習發音與聆聽自己的聲音,使咬字逐漸清晰,相較於手術初期的發音狀況已有明顯進步。
🔍 使用者回饋
💡輔具的優點:
· 幫助發音練習與矯正,提升語音表達能力。
· 提供溝通工具,減少與他人交流時的不便。
💡使用上的挑戰:
· 辨識準確度不太穩定、系統運行不夠流暢,會影響使用體驗。
· 希望能增加使用數據回饋(如錄製字數、辨識成功率、重複錄製次數等)。
· 部分受訪者認為 Google 語音辨識的準確度較高,建議輔具參考其技術進行優化。
💡 未來期望
· 開發 App 版本,提升使用便利性。
· 優化 AI 辨識技術,提高辨識準確度,並增強對特殊發音的識別能力。
· 擴大服務範圍,幫助更多有語言障礙的人受益。
最後,部分使用者表示,即使計畫結束仍會持續使用輔具作為日常發音練習工具,但也有部分因生活或職場需求,未來使用頻率可能減少。此外,受訪者對陽光基金會的社工深表感謝,當遇到問題時,他們首先會向社工尋求協助,而社工們總是熱心解答,幫助他們順利使用輔具並持續練習發音。
這些寶貴的訪談回饋將作為語音輔具優化與推廣的重要參考,我們也將持續改進,以提升使用體驗與實用性。感謝所有參與者的支持與分享!

